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,長久以來〝民以食為天〞的文化影響,晚輩帶媽媽上餐廳吃一頓過節的絕佔大多數。以我自己以往經驗而言,若要勸進媽媽婆婆對滿桌子菜多舉舉筷,最好的話術就是:「媽,吃這個有很多膠原蛋白,對關節好,皮膚會變好變年輕喔!」,此話一出,婆婆媽媽們真的都會多吃幾口。
不過,除了保養品之外,若真想以「吃」來為媽媽補充膠原蛋白的話,一定要知道幾點:
✓我們常吃到的軟Q黏滑食材,如:黑木耳、銀耳、秋葵、菇類等食物,主要含的是「水溶性纖維」而不是傳言中的「膠質」、「膠原蛋白」,無法用來緩解退化性關節炎或是讓皮膚變得Q彈。
✓膠原蛋白「只存在於動物性來源」,常見的例如:雞皮(爪)、魚皮、豬皮(腳)等。日本人喜歡吃的鰻魚(特別是金錢鰻),也含有比前述食物更高的膠原蛋白,是更健康的選擇。
✓膠原蛋白是要經過消化、酵素分解等關卡才能重新合成。如果媽媽吃了例如豬腳、雞爪等含高油脂的蛋白質,能獲得的膠原蛋白也不到20%,而剩餘的80%卻都是油脂(多數是飽和脂肪酸),於血管健康有礙啦!✓搭配「維生素C含量高」的食物,膠原蛋白和成效果更好!例如:吃完含膠原蛋白食物後30分鐘內,吃一些含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(芭樂、奇異果、柳丁..)或直接吞維他命C錠都是幫助膠原蛋白合成、並促進腸胃消化很好的方式。